人工智慧 專題報導

AI基本法草案能否涵蓋所有風險層面?廣徵各界意見中

AI基本法草案能否涵蓋所有風險層面?廣徵各界意見中
  • Published2024-08-13

生成式AI在各產業正如火如荼發展中,不只軟體業深入發展產業別應用及模型,也看見許多業者如研華、104人力銀行等拿出獎金在公司內舉辦AI競賽,催生企業內部創新,並串連生態系合作擴大影響力。儘管AI顯著提升工作效率、解決缺工問題並驅動產業前進發展,各國專家仍不斷呼籲需因應其所帶來的風險與挑戰。包括歐盟、美國、加拿大在內,越來越多國家陸續提出人工智慧法規,我國國科會在今年7月也公告《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法案攸關各產業應用AI的原則,目前正搜集各界意見中。

不當使用AI事件層出不窮

自從ChatGPT大語言模型參數量大到一定程度並湧現出強大的學習與推理能力,各個領域不管是企業、學校、醫院到政府機關紛紛嘗試運用在營業活動中。AI儘管提升了各行各業工作效率,但不當使用AI的例子也層出不窮,包括論文或學生作業中用AI代勞、用AI生成的畫作參加比賽等造假事件、利用深偽技術合成照片或影片進行詐騙、敲詐名人,或製造選舉假消息。前陣子好萊塢知名女星Scarlett Johansson還公開指控Open AI的語音助理盜用她的聲音,Open AI雖然拿出證據否認,但為避免爭議仍然下架。

除此之外,企業在消費者不知情下使用個人資料進行分析或廣告,也涉及侵犯個人隱私。外媒還曾報導,某些企業招聘系統使用的AI,能藉由分析過去招聘時的資料篩選機制與模式來推薦面試人選,但由於資料集數據量不足,恐怕造成演算法產生偏見,會有種族、性別、膚色上的歧視產生。

數發部在AI基本法草案扮演重要角色

AI將對整體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小到影響比賽的公平,大到侵害人權隱私或傷害民主。上述所列問題在共計18條的草案當中皆有涵蓋,尤其是第9至12條。而草案中也可見數位發展部將扮演關鍵角色,包括負責提供或建議評估驗證工具及方法,以及負責人工智慧風險分級框架,再接著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以各自的業務權責分別辦理。

包括第9條提及「政府應避免人工智慧之應用,造成國民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安全、社會秩序、生態環境之損害,或出現利益衝突、偏差、歧視、廣告不實、資訊誤導或造假等問題而違反相關法規之情事。數位發展部及其他相關機關得提供或建議評估驗證之工具或方法,以利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前項事項。」

第10條提及「數位發展部應參考國際標準或規範發展之人工智慧資訊安全保護、風險分級與管理,推動與國際介接之人工智慧風險分級框架。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循前項風險分級框架,訂定其主管業務之風險分級規範。」

第12條提及「政府應依人工智慧風險分級,透過標準、驗證、檢測、標記、揭露、溯源或問責等機制,提升人工智慧應用可信任度,建立人工智慧應用條件、責任、救濟、補償或保險等相關規範,明確責任歸屬與歸責條件。人工智慧技術開發與研究,於應用前之任何活動,除應遵守第三條之基本原則外,不適用前項應用責任相關規範,以利技術創新發展。」

關於第9條所提及的評估驗證工具與方法,正是要防止AI用於造假舞弊必要的工具,在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今年4月啟動了GenAI的評估前導計畫,其中一項目標就是要發展對於不同模態(文字、語音、圖片、影片等)內容真實性的偵測技術。

而在學術領域中能比對論文或作業原創性的檢查工具Turnitin,已在校園廣泛使用中,上傳文章後可在幾分鐘內計算出與文章有相似部分的百分比率,還能與教師使用的應用程式或學習管理系統整合,如Moodle、Canvas等。相信未來在各專業領域的檢查工具也將陸續上市。

《人工智慧基本法》與各行業息息相關,自即日起至9月13日草案預告截止期間,關心人工智慧發展的人都能上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陳述意見。

  • 首圖來源:Depositphotos
Written By
張 維君

媒體累積經驗超過15年。曾任電子時報記者、資安人雜誌副主編,擅長資訊安全、雲端運算、物聯網、企業IT應用、數位經濟等主題,關注個資外洩、駭客攻防等議題。擅長執行企業品牌宣傳、人物專訪、技術白皮書等編製。在媒體工作之前,曾任職鼎新電腦集團。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