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發表33項前瞻技術 展現台灣銀髮樂活科技力
人口高齡化問題困擾世界各國,台灣更是如此,根據內政部資料的預估,2025年我國老人人口將超過20%,正式邁向超高齡社會,因此以科技建立完善的照護與健康服務,變得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產官學研也卯足全力創新相關科技與應用。在首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中,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設置的專區,整合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和食品所等四大法人的科技專案,以「智慧醫療」、「生活輔助」、「機能紡織」、「高齡食品」為主題,展示具前瞻性、關鍵性的技術,凸顯台灣在這部分的技術實力,以及台灣已經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健康產業生態系。以下羅列幾個重要展出技術:
舒適穿戴「看」得見,銀髮賦能「好腳手」
高齡者為了要提升肌力、肢體協調與心肺功能,必須搭配監測穿戴裝置確保其進行適當而且正確的運動訓練。然後一般市售的居家運動監測穿戴裝置除了需要專業人員教導長者要貼在正確的位置上以外,皮膚上的貼片也容易引起過敏,導致長輩不會用、也不愛用。
由紡織所研發的運動型智慧紡織品,是讓電路藏在紡織品的纖維裡,穿在身上完全感受不到電線的存在,也不需要花時間找貼片位置,就能達到有效的監測功能,還能重複水洗達100次,有效解決長者使用居家運動監測穿戴裝置麻煩,還能穿的舒適又便捷。這項技術不但獲得2024年EDISON與iF國際獎項,,並已轉移給聚陽、南緯、佰龍、萬九、三司達等公司。同時也已經將這些體感互動紡織品推廣至亞東醫院、北醫大、三總復健部等醫療院所,應用於高齡數位健康照護領域,也應用於開發精準運動服飾,運動時能透過手機即時監測肌肉狀況,從而避免運動傷害。
即拍即得!一鍵取得傷口影像 讓照護更輕鬆
長者若行動不變,很容易產生褥瘡或是其他各類的傷口,而且恢復治療期也相當的長,如何確保傷口能保持清潔避免惡化,又能判斷在不同的階段搭配合宜的治療方式,對家屬和照護機構來說實在是一件困難的工作。工研院開發出的傷口照護機結合App,只要遠端使用這台輕便的手持儀器,就可精準的計算傷口大小、辨識出皮膚損傷的深度與組織情況,就可以協助醫事人員判斷傷口狀況並提出合適的治療方案,可大幅減輕照護人員的負擔,也能使記錄與追蹤更客觀。目前這套傷口照護系統已導入六縣市、共92家醫院與居護所,實際使用人數已達近3千人。
技術司展出專區亮相33項高齡友善科技,共同建構便利健康高齡生活
本次展出的技術為超高齡社會提供解決方案,展示專區規劃四大主題,「智慧醫療」展示先進的醫療資訊平台和遠距醫療技術,實現無距離就醫,提升醫療效率和準確度;「生活輔助」專區展示智能穿戴設備、康復訓練工具和生活輔助技術,提升高齡者的自理能力、安全性和社交互動;「機能紡織」展示創新的功能型紡織品,如透氣、防水的織物電路,能透過手機即時掌握長者的肌肉狀態,改善運動效能並避免運動傷害;「高齡食品」專區展示多項技術,涵蓋從質地與營養考量的技術,如多原料多構型麵食質地設計技術和高齡配方飲品調製機。期許前瞻技術的研發能夠提升國人生活品質,迎向更便利且健康的高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