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科技 ESG

能源轉型、地緣政治帶動海底電纜市場成長 光纖監控有助偵測斷網

能源轉型、地緣政治帶動海底電纜市場成長 光纖監控有助偵測斷網
  • Published2025-02-06

上個月連續兩起海底電纜斷線事件引起國人對於海纜安全的重視,雖事後調查發現,在基隆港外海的事件疑似是由具中國背景的貨輪所蓄意拖斷,而另一起連接馬祖到台灣本島的事件,則研判是因海纜自然劣化所導致。不論如何,海底電纜已被世界各國視為關鍵基礎建設,其可用性與安全性也更加受到重視。日前在「海底電纜技術與應用商機論壇」中,與會專家特別提到海底電纜的創新技術有助於帶動市場成長,而其中智慧監控與診斷系統就是能協助即時掌控海纜異常的關鍵。

由於受到地緣政治動盪的影響、全球能源轉型趨勢及創新技術等三大因素的帶動下,使得海底電纜市場正穩定成長中。根據調研機構Statista針對全球高壓海纜裝置市場規模的預估,將從2024年165億美元成長至2032年265億美元(直流電與交流電加總)。海底電纜不僅是將離岸風電傳輸到陸地電網的重要功臣,也是協助連接跨國跨域電網互通互連的必備建設。台灣目前設有14條聯外海纜、10條國內海纜,以及多條正在興建中的計畫,然而全球海底電纜市場規模最大的則是歐洲,單單英國就有連往愛爾蘭、挪威、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等多條海底電纜,尤其連接英國與丹麥的維京電纜更長達765公里,總容量達1.4 GW,是目前世界最長的海纜。此外,新加坡也正在計畫建設從澳洲傳輸太陽能的海底電纜,距離更長達4,000公里。

能夠支援跨域長距離的電力輸送,主要得力於近年高壓直流輸電(HVDC)技術的演進。HVDC技術不僅適合100公里以上的長距離傳輸,使傳輸效率大幅提升,還具備電壓控制、頻率調節等穩定電網的作用。調研機構Frost & Sullivan策略成長顧問Ravi Krishnaswamy在演講時表示,除了HVDC之外,帶動海底電纜市場的創新技術還包括交聯聚乙烯(XLPE)絕緣電纜等海纜材料的改良、可遠距遙控維運電纜的載具導入,以及智慧監控與診斷系統等。

不只是台灣,歐洲海纜遭破壞的事件也時有所聞。根據中央社的報導,2024年底連接瑞典與立陶宛以及連接芬蘭與德國的海纜都曾遭貨輪拖斷。各國政府也已紛紛制定政策,以應對海纜遭人為破壞或天災所導致中斷時的問題與處置。日本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電纜專案部總經理Shoji Mashio演講時也表示,在過去協助建置HVDC的專案中,曾透過在2條電纜間放置光纖來監測電纜系統運作,此光纖監測系統(DAS)不僅能監測海纜溫度,避免過熱導致損壞異常,還能監測各種侵入性活動,包括船錨拖曳或非法捕魚等,能即時發現問題讓相關人員立即採取行動。這些有助於海底電纜系統供電穩定的技術,也都進一步促進未來海纜市場的成長。

  • 首圖來源Depositphotos
Written By
張 維君

媒體累積經驗超過15年。曾任電子時報記者、資安人雜誌副主編,擅長資訊安全、雲端運算、物聯網、企業IT應用、數位經濟等主題,關注個資外洩、駭客攻防等議題。擅長執行企業品牌宣傳、人物專訪、技術白皮書等編製。在媒體工作之前,曾任職鼎新電腦集團。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